导言

OWALA有许多卧虎藏龙的家长,每一个人都对教育有着自己的思考和实践。我们一直在找各种机会,邀请“别人家”的爸妈,来聊聊自己的“教育感悟”。今天分享的是非远妈妈,在2019年噢哇啦圣诞科学奇妙夜上,作为嘉宾带来的分享内容。

________

非远妈妈

全职妈妈
英语教育硕士
美国“正面管教”家庭教育执证讲师
非远加入噢哇啦探索2个主题

 

“刚刚来到噢哇啦的时候,我觉得每周探索只有三小时太短了,如果孩子在家里发现了有意思的科学现象,提了问题,我可以怎么来支持他探索科学?”

第一次和非远妈妈沟通时她说,“我开始觉得,要买科普书,要和他一起看纪录片,给他买实验材料仪器,这样才能带他探索科学。可是后来,我发现不是这样的……”

家庭中的科学教育陪伴,真的只是我们以为的科学教育陪伴吗?
来看看这位人文背景深厚的妈妈,
是如何在家里充当孩子“科学合伙人”的角色的吧!

以下是非远妈妈原文:

各位晚上好!

在这两天的圣诞活动家长分享环节,从资质上说,大概我是最无话可说的一位,我的孩子7岁,刚进噢哇啦一个学期未满。无论从经历、彼此之间的了解、课堂及课后的反应,我们都不会是特别令人意外的那一个。

但是,作为一个非科学相关专业的家长,如何做日常的陪伴,我们可以做哪些尝试,大概,会有些什么样的惊喜,这个应该也是相当大的一部分家长思考过,或者,正在思考的问题。

所以我有幸应噢哇啦的邀约,把我做出的一些思考和过程,与在座各位做一些分享,希望抛砖引玉,能换得大家更多更好的idea。

 

首先呢,我想说我们的初衷,相信有蛮多的家长,或者是还没有加入噢哇啦的孩子的家长,在最近这几年,都已经逐渐感觉到科学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包括我们的公立教育体系,都已经从一年级孩子开始就加上了一门科学课。

包括我自己,也在网上买过几次在家做实验的“科学盒子”。起初呢,很开心的,成功的实验会让小朋友不断惊叹,“哇!”“哇!”“哇!”……也有一些不成功过的呢,他会认为,“妈妈这个魔术失败了!”我不知道各位会不会有同感,反正我后来就渐渐觉得,可能这样是不太合理的,第一,孩子认为,这个东西,是他看我表演的;第二,如果他做,结果呈现不那么完美,他会觉得是“魔术失败”,没有原因分析,没有继续尝试(当然,毕竟实验盒子也只买了一个)。

所以我们来噢哇啦,我是希望,提供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平台,通过专业级别的导师,用专业、科学的方式,带领孩子,给他们相关方面的辅导,不仅让孩子接受到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、培养他们观察、试验、分析、汇总等科学研究能力,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型塑科学态度、思维和心智模式。

因为我们其实都知道,经过系统的科学素养培训的孩子,不但客观理性,也更淡定,不但细心,也更深远,不但自信,也更谦虚。

而我们家,对于科学教育的最初考虑是因为,几年前,有一次月食,那天,我们在沿江大道散步,看着月亮一点点被阴影笼罩的时候,我儿子惊慌地大喊:“天哪,快看!月亮被天狗吃掉了!”

这个时候,旁边有个比他大两三岁的小女孩,十分不屑地瞅着他说,什么天狗吞月亮啊,那是月食!是地球转到太阳和月亮中间引起的!

其实我们都知道,月全食+超级月亮+红月亮+蓝月亮,都是几十年一遇。很多家长都在给孩子恶补科普知识,我们家俩文科生,一个告诉孩子,传说中月全食是给妖怪打开了一条到人间的通道,搞得孩子三四岁就是带着金箍棒出门看月亮,一心一意要消灭妖怪;

另一个我呢,就神经兮兮地给孩子讲“天狗吃月亮”的故事,于是出现了上面的一幕。妖怪到人间或天狗吃月亮的故事难免荒谬,可是,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就不让人扫兴吗?

这让我想起鲁迅在他的杂文里写到的一个故事:

在他的故乡,夏日里经常看见细腰蜂捉青虫,做什么呢?老辈人有美好的想象,说细腰蜂不会生育,要捉去青虫做继子,细腰蜂把青虫封在窠里,自己不断地祷告“像我像我”。过一段日子,青虫就变得像细腰蜂了,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继子了。

然而,科学考察推翻了这个想象,原来细腰蜂自己能繁殖后代,它们捉青虫的原因是为了将其麻痹,使其始终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,好在青虫身上产卵。因为青虫一直没死,细腰蜂在产卵过程中乃至幼虫孵化出来,就可以一直吃到新鲜的青虫的肉(食料)。

我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,听到生物老师讲这回事,就感觉,天啊!细腰蜂真是个残忍的杀手!后来我又读到鲁迅感慨说:“科学虽然给我们许多惊奇,但也搅坏了我们许多好梦。”

老一辈的读书人,经常羡慕现在的年轻人获取信息和文化资源的方式,相比他们在求知如渴的年纪无书可读、四处搜寻书籍来解馋的苦,现在的信息爆炸社会简直太神奇。而我们的孩子在占有信息方面,比我们更具有天生的优势。

因此,同一个问题,他们就可以得到丰富多彩的答案。

但也有悖论,最突出的就是我们在噢哇啦接触到的——没有答案。是的,我们应该先给孩子提供科学的答案还是想象的内容?这其实牵扯到孩子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式。

在我儿子刚刚会说话,不住地问这问那的时候,我们也买过一系列的科普读物,比如《十万个为什么》、《小牛顿科学馆》等等。读的时候,他也十分惊奇:哦哦,原来是这样!但是我们就会发现,给他讲过多遍闪电打雷刮风下雨的原理后,他仍然会在“山雨欲来风满楼”的时候兴奋地喊:“电母要来啦!雷公要来啦!风婆婆举起风袋子啦!龙王要主持下雨典礼啦!”

为什么会这样?可能是因为我们人天生地更喜欢有趣的故事和内容。

空气的流动、气流的碰撞,远远不像雷公电母风婆婆那样神采奕奕、趣味十足。所以我就在想,信息的多元给了我们诸多便利,但其实也在不断挑战着我们作为家长的能量与极限。

该如何引导孩子,才能给予他们一个真正丰满、完整而生机勃勃的世界?使得他既不迷信、不盲从,又不断积淀下肥沃的精神世界?

孩子科学素养的养成,要逐渐走到一定的高度和阶段,专业机构与导师的引导和方式自然是必不可少,但是,父母日积月累的陪伴也同样重要,一个对科学不怎么在行,而又希望孩子具有初步的科学精神的成年人,能怎么办?

我是一名全职妈妈,为了做好家庭教育,在带孩子这几年里,为了应对家庭教育里的各种拉锯问题,我考得了美国正面管教家庭教育讲师;为了应对孩子不同阶段的阅读引导和专注力方面的问题,我获取了儿童阅读推广人、专注力培训导师的资格,甚至为了应对未来即将到来的青春期大关,还去考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……

我总认为,“鸡娃”不如“鸡自己”,孩子有时候看待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很单一,不是非此即彼,就是非黑即白,或者就非好即坏,这是他们的思维“刻板性”的表现,他们还不能够区分开科学的、神话的,亦或理性的、人文的。等孩子慢慢长大,逻辑、系统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,他们自然而然地会理解和区分。

所以其实,我们要做的,该做的,而且也真的是唯一能做的,就是改变。

我们不再认为,我们的孩子对科学不感兴趣,我给他找到最专业的机构,哇,他回来会做什么了!哇!遇到什么事情,他居然会用导师教他的方法如何解决了!对,这些,当然都对,但是,这不该是全部。我想要把自己,尝试去做这个机构放在孩子家里的合伙人,在机构外的时间里,我能用比较合拍的思路去配合课堂内的引导,巩固课堂内的思维方式的成果。

举一个例子,这个是我之前给噢哇啦的导师讲过的。

有一天我买了一瓶可乐在喝,还剩1/3,儿子拿着瓶子玩,发现摇一摇再开盖子,可乐不像平时满瓶一样会冲出来。

又盖紧,用力摇久一点,再开,发现会冲得高一些。

所以他的结论是,冲上来的高度,和摇的力量和时间,都有关系,然后他突然想到,那要是自来水呢?

我几乎要脱口而出,碳酸饮料才会这样,忽然想着不要提供答案,真的要说出来了,我估计也解释不清“碳酸饮料”这回事儿。

我说那咱们试试呗,他兴冲冲地跑到洗手间,然后又出来拿了支笔在瓶子上做记号,反复试了1/3瓶水,半瓶水,和满瓶水,用多大力去摇,又计时摇多少秒,看结果做对比,最后得出了其实我们大人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,水是不会冲出来的。

我其实当时想提出“为什么”这个问题,但是他提议我们各自想一到两种其他液体。行吧,我又压住了惯性的成年人想法,我跑楼下去买了瓶芬达,他想了牛奶,和加洗洁精做成的泡泡水,然后分别做了尝试,最后发现能冲出来的是可乐和芬达。它们冲出来的高度,和力量,时间,还有液体的量,都有关系,然后他就想到了那个做实验的泡腾片,还有以前玩过的曼妥思的糖,所以问题又来了,

为什么这几种会冲出来呢?

加泡腾片的不需要摇也能冲出来,曼妥思加水不会有变化,加在可乐里,不需要摇,也会变喷泉,这些都是什么原因,这个所谓的“冲出来”到底是什么意思?

它们的共同点是都会有泡泡,那是泡泡导致它们“往上冲”吗?

这些泡泡是什么?

为什么泡泡水不会喷发?

总之,一晚上,就捣鼓这个事儿了,他做尝试,指挥我帮他做记录,然后我配合他画表格做梳理和归纳,最后他自己回顾全部过程,整理,再提出问题,我还啥也没说,他就讲,你的任务完成了,这些资料我保存下来等开学了我带去和噢哇啦老师讨论就可以了。

好吧,我承认,其实,很多时候,做妈妈的更需要得到一些方法上的引导和思维方式上的纠偏,整个他所谓的“实验”在大人看来,可能也“没什么意思”,也不知道除了孩子自己觉得好玩,这个事儿还有什么“意义”,但是如果当时提供给“碳酸饮料”才会“冲出瓶子”这样的答案,也许事情就在那一刻戛然而止,其实那样更无趣。

我们自己永远都无法在某个领域做到真正的“专业”,即使是我们赖以生存甚至是荣誉满载的工作事业领域,其实也没有唯一标准答案,噢哇啦的那个下午,启发了我一些更多尝试的可能。

很多事情,当我们自己对科学的界限拓宽了,孩子的思路就会被打开。

我们原以为,只有某一个圈圈里面的那个范畴才是科学,但是如果我们愿意去改变这种思维模式,就能发现,其实生活里处处是科学。而这种改变,一旦发生在孩子身上,就会非常令人惊喜——因为,那就是他们对于“知识”边界的突破。

话说回来,面对“月全食”,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讲呢?2016年,我国发布了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》框架,在这个框架里,“人文底蕴”和“科学精神”等,人文底蕴关系到孩子的情怀、情趣、精神世界,科学精神则立足于孩子把握这个世界的具体行为表现,面对问题的处理态度。

当然,这里说的科学精神,绝不仅仅指那些干巴巴的科学知识。此处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?科学精神关系到孩子的具体行为,人文的、想象的、故事的思维则让孩子的精神花园永远芬芳馥郁,其实,二者是可以相辅相成的。

也就是说,我们既可以告诉孩子相关的神话故事,让孩子们体会古人的思维方式,又可以给他们展示月全食的原理,让他们领会人类智慧的进步与科学发现的伟大。比如说,我们小时候看的动画片《小蝌蚪找妈妈》、《植物妈妈有办法》课文里的《我们的土壤妈妈》等等,都是形象生动的优秀科普作品,让我这个彻彻底底的文科生都不由得对数字、物理、化学产生了好感和怜惜。

这里我就想举一个实例。

这本绘本,《我,有梦》。当然它是一本很好的绘本,但并不是一个典型的科学绘本。最初买它,是我自己很喜欢泰山的故事。我就想,如果我有个女儿,我也许会给她讲这些女科学家、女大咖的故事,让她看到,这个世界上,也有一种女人,过的是这样的人生。

那为什么会给我儿子读这些呢?是因为后来我又想,我也希望让我儿子知道,这个世界,你看,也有这样迷人的女性的人生。

嗯,说回主题,这个故事,讲的是有一个小女孩得到了一个黑猩猩玩偶,叫朱比利。她们成了好朋友。小女孩很喜欢朱比利,到哪都带着他,像照顾小宝宝一样照顾他。小女孩很喜欢在户外玩耍,她喜欢看着小鸟筑巢,蜘蛛结网,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。她把脸颊贴在树干上,仿佛听见了汁液在流淌。小女孩不仅在野外观察动植物,还会借来书本,学习科学知识。

后来,她读到《人猿泰山》这本书,里面也有个小女孩,去了非洲探险。她也梦想去非洲,看看朱比利居住的世界。长大以后,小女孩果真去了非洲。她在那里生活了几十年,和黑猩猩成了好朋友。她让全世界知道了黑猩猩的智慧和情感。

这个小女孩,就是珍·古道尔。

《我……有梦》讲的就是珍·古道尔的故事。这本书的作者帕特里克·麦克唐奈是世界著名自由插画家,风靡全球的漫画作品的创作者。他的作品融艺术、幽默、哲理于一体。《我……有梦》是帕特里克的代表作,曾荣获2012年凯迪克银奖、夏洛特·佐罗托童书奖、《纽约时报》年度十大畅销绘本、美国国家育儿出版物金奖等奖项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作者与古道尔一样,也长期致力于环境与动物的保护事业,并担任美国人道协会及动物基金的董事。相信他对自然的爱,能透过纸面,传递给孩子。

那么,在最初,我看这个故事的时候,其实也与我童年时的老师包括我的父母一样,讲一个故事,是一定要有个中心思想的。比如说,每个人儿时或许都有过疯狂的梦想——成为飞行员、快递员、艺术家、科学家……长大以后,梦想渐渐远去,大多数人成了公司职员、公务员,过了稳定的一生。

梦想像青春一样,几乎必然会消逝。怎样才能留住梦想呢?每听到一个他人追求理想的故事,就能让梦想在孩子的心里扎下的根深一点,再深一点……希望这本书,能给孩子的人生,增添一点与众不同的勇气。

可是在来了噢哇啦之后,我把家里的一千多本绘本全部翻出来,一本一本地,重新做梳理,做思考,甚至备课。

比如这本书,其实就有很好的科学问题:研究森林的科学家都在研究什么?珍为什么要研究黑猩猩呢?书里我们可以了解到,珍最初走进森林,研究黑猩猩的动机是这样的:因为黑猩猩是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,假如能发现黑猩猩与人类的行为有相似之处,那么六七百万年前,人与黑猩猩的共同祖先也可能会有同样的行为表现。这些表现又会沿着漫长的进化之路,传递给人类祖先。

因此,研究黑猩猩有助于理解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行为方式,而这是化石没法告诉我们的。

在备课这本书的时候,我又想到另外一本书——《非洲有没有小熊》,是讲信任感的。一个去非洲旅行的孩子随身带着的玩具小熊丢了,被一个当地的土著孩子捡到了,土著孩子没有见过熊,也不认识这只玩具就是熊,他问了好多见多识广的非洲动物,大家都不相信他们的地盘上怎么会出现熊。

所以这本书其实讲的是,当别人都不信你的时候,你该怎么做呢?是坚持自己的想法?是去努力求证给别人看?还是其他的什么反应?之前,我们也就是局限于此。而现在我忽然想到,我们要不要讨论一下,为什么非洲这个地方,会没有熊?我们列举出好几种可能,包括气候、食物,孩子说可能还有熊的朋友圈不太合适……嗯,好的,那么,非洲的地理位置,是怎样的气候,有怎样的食物,适合什么样的朋友圈呢?这样一拓展开,关于地理科学的很多问题,也就打开了。

那么,日常阅读,还有没有别的例子呢?当然有,而且,越经典的作品,就越是这样,它永远不缺乏你可以阐释的空间。并且,你越是有进行阐释的欲望,其可阐释的空间,就越显得辽阔。

就像诺兰大神的电影《星际穿越》,科幻迷看见科学;哲学控看见对生命意义的追问;午夜读诗的人,从此不再温和地走入那个良夜。

说说我们自己的诗词文化。

苏轼的“山下兰芽短浸溪,松间沙路净无泥,潇潇暮雨子规啼。谁道人生无再少?门前流水尚能西!休将白发唱黄鸡。”

自然地过渡到科学知识:为什么“松间沙路净无泥”呢?

答案揭晓了:原来,苏轼所到的蕲水,也就是今天的湖北浠水,到处都是平缓起伏的砂岩丘陵。砂岩风化后只能形成沙子,自然就不会有泥啦!砂岩是马尾松生长的温床,因此苏轼笔下的沙路才会穿梭于成片的松林间。

普及了砂岩的概念以后,接下来作者又为我们讲述了土壤的分类和作用。其中的土壤内部结构图还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有趣、神秘的“地下世界”:植物,动物,微生物。

再比如南宋赵师秀的《有约》:黄梅时节家家雨,青草池塘处处蛙。有约不来过夜半,闲敲棋子落灯花。

对梅雨的赏析,就像是在聆听一个动人的故事,欣赏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:梅雨并非总是那么讨喜,它也让无孔不入的空气携带着水分到处飘荡:钻进被子里,被子冷不防就发潮了;钻进衣柜中,衣服好端端的就长霉了……于是人们又给它取了一个别名,叫作“霉雨”。

更可气的是,梅雨不停地下着,它羁绊了多少行人的脚步啊!在800 多年前,一位古人或许就因此爽约,让他的朋友赵师秀在雨声和蛙声中开始了一夜漫长的等待。

由此可见,科学绝不仅仅是理化生的科目与课本,也不仅仅只是学习和讲座。

作为文科生,我也许只能陪孩子发现,

它可能会是“吴山青,越山青,两岸青山相对迎”的相对运动,

又或者是“飞流直下三千尺”的势能,

也许是“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”的生态循环,

还有可能是“潭清疑水浅”的光折射,

它可以是“子细看山山不动,是船行”的参照,

也可以是“花气袭人知昼暖”的温度与分子扩散,

可以是“空谷传响,哀转久绝”的声学传播,

也可以是“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”的平面镜成像……

可是,他的目光,不会局限于此科学,应该是身边的无处不在,是生活的丰富与乐趣——当它成为孩子们看世界的一种态度,他们的世界,会比我们的世界,可爱更多。 

最后我想说,我们今天的所有的经验,在未来其实都是夕阳红的,在那样的情况下,其实我们谁都不敢确保我们还有什么一定的办法,能给到孩子们帮助,所以我们现有的细节和经验给孩子的教育,其实也仅仅只是我们在当下做出的我们自以为是的选择。既然如此,那么,如果我们能改变一些自己,然后去引导他们、影响他们,让他们渐渐成长出对未来做出判断的能力,直到他们能自己在未来找到出路,是不是会更好一点?

我们的孩子,我们当然,想让他拥有透过现象看本质,在纷繁之中一眼洞察真谛,把握大千世界运作规律的能力;

想让他在信息爆炸的未来,合理质疑不盲从,追求事实坚持真相,思想独立且深邃;

专注于细节,又不拘泥于小节,脚踏实地又勇于探索未知的世界。

而所有这些“神功”的养成,都和科学素养紧密相关。

为什么呢?

理由其实很简单,我们观察到在成人社会里,科学精神的缺乏所在皆是,各类鸡汤泛滥的微信朋友圈,便可足证此圈科学精神的匮乏。脑残养生术,各路仁波切,乃至大罗金仙大行其道,究而言之,便是源自实证精神的阙如、理性思维的空白。

有时候便希望,自己,乃至自己的孩子,能拥有一定的常识,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,不至于人云亦云,成为乌合之众的一员。

可这些“希望”,前提是什么?我们这些成年人,究竟能为孩子带去什么?我们自以为提供给他们的所谓的“更好的教育”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?当我们花了心思,动了脑筋,我们会收获一个怎样的孩子,也许我们现在并不知道,但我愿意相信,善于陪孩子的爸爸妈妈,运气都不会太差。

以上,与各位愿意花心思陪伴孩子的爸爸妈妈共勉。